首页 > 教学教案 > 音乐教案 > 三年级音乐教案(合集三篇)正文

三年级音乐教案(合集三篇)

| 来源:网络整理

三年级音乐教案推荐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音乐教案推荐,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音乐教案推荐1

活动目标: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大意,初步跟唱歌曲。

2、能用跳跃的声音模仿杜鹃的叫声。

3、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布谷鸟)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绘有简单风景的图片一幅。

2、可活动的小朋友、杜鹃鸟图片。

活动过程: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春天来了,我走在草地上,突然听到了‘咕咕’的叫声,这是谁在叫呢?”

2、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教师继续操作教具并讲述歌词内容,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小朋友走在什么地方,听见杜鹃在唱歌?最后杜鹃怎么了?

(2)教师:“你们也跟我来找找小杜鹃吧。”幼儿随音乐学念第一段歌词。

(3)幼儿轻轻地学唱第一段歌曲。

(4)在动作暗示下,教师提醒幼儿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双手放在胸前)。

(5)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第二段歌词内容。

(6)幼儿轻轻学唱第二段歌词。

(7)教师提醒幼儿唱准跳音“咕咕”。

3、幼儿完整地表演唱歌曲一遍。

(1)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

(2)幼儿根据歌词进行表演,感受歌曲意境,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去‘草地’上寻找顽皮的杜鹃”。第一段边走边唱,第二段坐在“草地”(地板)上唱。

三年级音乐教案推荐2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

教学难点

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对学生进行音乐课堂常规习惯的`复习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聆听《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师弹奏旋律)。

4.学生跟唱曲谱

5.各种方法练习曲谱

齐唱,男女分组唱,抽查……

6. 用?划小船到外婆家、用甜美的声音喊一喊外婆、闻一闻饲养的香味? 等情境练习。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7.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三年级音乐教案推荐3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自豪的声音演唱歌曲《全都认识我》。

2、在学习歌曲《全都认识我》中感受三拍子音乐。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1、引导学生能用亲切、自豪的声音演唱《全都认识我》

2、激发孩子们的情感,使他们更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具

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音乐《家乡》,感受歌唱家对家乡的热爱。

2、揭示课题

有一位小朋友,他说自己的家乡也很美,想请我们班同学去他的家乡看看,想去吗?让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吧!

出示并指导学生用亲切的声音演唱。

32326︱1026︱1—21︱6——

请你快出来哎啰喂哎啰喂

[设计意图]:从自己的家乡切入本课的学习,以他们亲身体验点燃他们爱家乡的感情。

说说演唱形式是复习人声的分类

二、寓教于乐

1、由于从小在家乡长大,所以有特殊的亲切感,因此草、树、牛、水全都认识我。好像你家养的猫、狗认识主人一样。

2、聆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调。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一次曲调。

(2)分组分句学唱曲调。全曲分成四大句:第1—5小节;第6—10小节;第11—16小节;第17—20小节;第11—16小节;第17—20小节。其中第二句最难。以学生自认为主,教师分配为辅。分组后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四句的学生组。

(3)分组接唱曲调。相互纠正错误之处,教师要指导、要学生唱出每小节的强拍,标●。表扬唱得好的小组。

(4)分组交换学唱乐句,直至全班学生都能唱全曲。

4、学唱歌曲:

(1)填上歌词(注意三拍子的强拍要唱好)。

(2)讨论用什么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

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要讲而且要唱几句来表达。

(3)教师归纳学生的意见:用亲切地自豪地情绪来演唱。

[设计意图]: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艺术,通过分组合作,不仅能发挥集体的智慧,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画●来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进一步体验歌曲的韵律。

三、创造表现

1、推荐与自荐相结合,请个别学生独唱。(每人一段,或二人唱一段)评出最佳独唱奖。

2、分组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完整地表演歌曲。领唱、齐唱用打击乐伴奏。

[设计意图]:歌曲的感情处理和歌曲的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给学生的再度创作一个自由的空间。

四、完美结果

课后收集唱唱、画画、说说自己家乡的资料,在下节课交流。

设计意图:布置课后,把音乐课上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让音乐融入学生的生活。

教学反思:

今天上完这节课,听了沈老师和许老师的指导点评,认识到这节课上的一些不足之处。

1、在教学方法的安排上,我先是通过让学生分别用m、lu、la模唱来熟悉旋律,然后加入歌词进行学唱。其实,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首歌的旋律不是很难,我可以让学生跟着钢琴伴奏直接唱旋律,再加入歌词时,学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歌词和旋律对不起来的情况。

2、四分休止符所在小节的演唱是这首歌的难点,虽然我在教学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学生学唱时加以指出,但方法单一,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这个地方可以在学生能够用拍手的方法准确拍出休止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遇到四分休止符不发出声音来,甚至可以加上肢体动作,让学生理解休止的作用,即表现家乡的那么多事物都认识小歌手,小歌手是那么自豪、天真和可爱。

3、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找出自己觉得难唱的句子,学生提出来以后,我只是机械性的让他们来唱一遍,再来唱一遍。几遍下来后我以为他们会唱了,其实效果并不明显。其中的原因就是没有向学生指出句子当中到底难在什么地方,也就没有把难点突破。

4、三拍子强弱规律的教学应该结合歌曲演唱的情绪,而不是一味让学生把强拍的歌词唱得响,弱拍的歌词唱得轻。

每次上完课,经过师父们的细心指导,能使自己豁然开朗。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上课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走过场,结合学生实际,把每一个环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