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合集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今年的春节,我过得特别有意思。直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 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
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今年的春节,我过得特别有意思。直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
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晚上,该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厨房里弥漫着香气;桌上摆放着丰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间有一条鱼,那就表示年年有余。客人们也都到了,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年夜饭。爸爸妈妈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客人。全家人都其乐融融,屋子里充满了幸福的气氛。
吃完饭,外婆来分红包喽!我们家有一个小约定,小辈们拿到了奖状,不仅有红包,还会有其他奖励。今年,我被评上了“三好学生”。外婆就分给我一份红包,还送给我一只精美的文具盒。鼓励我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小孩子们都收到了红包,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
今年的春节,我过得十分有意义。我希望明年春节,我会过得更好!
曾经和外婆住过一段时间.外婆很会讲故事,每天睡觉前都先给我讲一些故事,一天晚上,我缠着外婆给我讲一些自己的故事.外婆笑了笑,说:“讲自己的什么故事呀!外婆没故事哟!“受不了我的撒娇,外婆给我讲了起来
“从前呀,我们最喜欢过年,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过年不用干活呀!那时候呀,像你这么大的孩子,每天都要去给地主没日没夜地干活,而且地主要是不高兴,还不给饭吃,就这个饿着.过了年啊,我们就可以吃顿饱饭了,看到那白花花的白米饭,你不知道我们有多欢喜呢!平时吃惯了地瓜之类的.粗粮,只有到了过年,才可以吃上真正的米饭.而且地主们都会为了图吉利,给我们放假,还有打赏钱,你别看只有小小的几文,可对我们这几岁孩子来说,可贵重着呢!可以给自己挑个绒花什么的,那时候的绒花可漂亮呢!“
“给你说说你妈妈是怎么过年的吧.“外婆似乎说上劲了,“你妈妈的生活,好得多了,不用像我这么饿肚子,也不用再去给地主干活了.每到过年,我还会包些白菜猪肉馅的饺子,让你妈妈大饱口福呢!那时候你妈妈呀,可贪吃了,一大盘的饺子,都是她一个人吃完了,为这事,你舅舅没少和她打架!女孩子,谁不要美呀,你妈妈也不例外,每到过年就吵嚷嚷着要做新衣服,你知道吗?那时候是真穷呢,买不起布,就用姨妈的衣服去染染色,改装下,你妈妈就欢天喜地可以穿新衣服了.看她那乐的样子,真对不住那孩子啊.也怪家里穷.你妈妈最开心的你知道是什么吗?当然就是早上起床得到我和你外公给的压岁钱了,我们用红纸包着,等她给我们说:“恭喜发财!“就递给她,她乐得呀,直往外奔呢!你知道那钱有多少吗?只有5分,或1角的我说小梅梅呀,你是不是连5分钱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呢!5分钱在那时用处可大呢!可以买好几本书了呢!你妈妈呀,喜欢读书,可惜家里穷,没能送她上学,她就把我们每次给她的压岁钱都拿去买书了,这孩子,命苦呀!“
“外婆,你怎么了,眼睛红红的?
从前,天津民间信奉多神,如财神、灶王、菩萨、玉皇等,但由于天津地处海边,民众一面强调航海技术一面祈求神灵保佑,所以在民间威望最高、崇拜最甚的要属“天后娘娘”———在南方称“妈祖”。同时天津又是航运枢纽,外来商人诸多,航运活动频繁,所以“天后宫”的香火也非常旺盛,并多有祭祀的花会活动。到清朝初年,康熙皇帝巡视天津,视察天后宫,并非常欣赏花会的表演,皇帝钦赐会旗,从此天后宫的民间花会成为“皇会”。法鼓、狮子、中幡和花鼓等各种表演走街串巷,锣鼓声不绝,喝彩声不断。据《天津皇会考记》记载,“通宵如是,直至夜阑不散。烛灭香消,未觉东方之既已白。”后来,除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大庆之外,农历腊月十五至正月初一还要举办盛大的庙会,慢慢地,天后宫庙会变成春节最为重要的'一个喜庆节目。
“为什么在腊月这冰天雪地的寒冷季节举办规模宏大的娘娘庙会呢?说起来它与天津人传统的年节习俗有着很大的关系,天津人十分重视过年过节,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城市中极负盛名,这与天津的历史地理环境、五方杂处的人群结构、多数人长期从事漂泊无定的海运和漕运职业有关。每到年节,人们企盼着能够与家人平安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共祝来年好运。这种买价与心理的浓烈程度是其他城市的百姓无法相比的。天后宫腊月庙会就是在这样一个热闹的气氛中应运而生的。从腊月十五开始,各种年货商贩聚集到天后宫内,形成一个声势浩大的年货交易市场。宫南宫北一带年节需要的杂货和庙内前院的儿童玩具,吸引大量的游人,而这种形势至今未改。”
早年间,天后宫内就有许多由配殿改成的商业店铺,卖剪纸窗花、吊钱儿、金货以及花鸟鱼虫等,都是非常有名的。在大家去选购年货的时候,看着那琳琅满目的年货,“逛逛也是享受啊!
一年中,有大大小小的节日,最热闹的就要数春节了,俗话说的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有各地过春节不同的习俗,那么,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鹤山的习俗吧!
除夕真热闹。早上,家中大人们买来春联、蒜和桔子。小孩在这一天会帮着大人们把蒜和桔子,用一根红线绑着,打个结,争先恐后地把它们挂在大门上方,以及车中。为的是保佑人们在这新的一年里,顺(蒜)顺利利,大吉(桔)大利,事业红红火火!小孩子们贴对联,会拿几把刷子,蘸上浆糊,胡乱地在对联背后涂上几抹,认真做事的,则会把春联细心地蘸好,贴好。除夕夜,还要吃团园饭,外出打工的人们,除非是万不得已,也都一定会赶回来的。在我们家乡里,不用守岁,我们便早早地睡了,为了有良好的状态去面对明天。
天刚破晓,就已经能听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爆竹声了,我们在爆竹声声中,热热闹闹地迎来了正月初一。小孩子们最喜欢这一天,因为他们可以随着男人们到亲戚家拜年,互相祝愿,还可以收到大红包咧!女人们则在家里,恭迎其他亲戚的`到来,把先前准备好的年货都摆上,小孩子们在吃,大人们则在谈笑风生,好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在这一天里,人们只能吃斋,是不能杀生吃肉的。晚上,绚烂的烟花响彻夜空,为死气沉沉的夜空带来了一番新的气象。虽然烟花是转瞬即逝,正如“昙花一现”那般短暂,可它也渲染到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中,为孩子们带来了新的乐趣。
正月初八,由于我们这个大家族新添了一对龙凤胎,在我们当地的习俗里,这是要为男丁摆“灯酒宴”的,请亲朋好友一起来庆祝,在此之间,家里还会请年长的亲人一起来包“灯糍”和煎煎堆,小孩子们闲来无事,偶尔也会来凑凑热闹。
一眨眼,快来的春节到了尾声,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学生们又该去上学了。大人们也要照常做事,一切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可是春节的喜庆、热闹,仍荡存在我的心里,久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