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音乐教案 > 小班音乐教案(通用八篇)正文

小班音乐教案(通用八篇)

| 来源:网络整理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给大家听。

活动准备: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初学歌词

1、出示苹果树:看,树上有什么?让我们来摘苹果吧。

2、幼儿跟做采摘苹果状。(老师念歌词前半部分: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

3、念后半部分:我们喜欢吃苹果,多吃苹果身体好。

二、欣赏旋律,初步学唱

1、苹果摘好了,老师把刚才我们摘苹果的事编成一首好听的歌。

2、师范唱,幼儿欣赏。

3、幼儿跟着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4、幼儿跟唱,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5、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

三、尝试仿编,延伸活动

1、问: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编进歌曲中。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儿歌的韵律,感受音乐强弱变化。

2、喜欢打击乐活动,体验拍打不同位置发出的各种拍打声。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节奏棒每人一副

2、大猫、小猫图片;磁带;玩偶一个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

2、发声练习:出示玩偶引起幼儿兴趣,用歌欢迎。启发幼儿变换拍打的部位和动作。

3、分辨声音游戏

教师用不同强度的声音呼唤幼儿

启发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幸福拍手歌》,并用身体动作和节拍表现

4、敲敲奏奏

按教师提示的节拍尝试敲击节奏棒的各种方法

按儿歌韵律敲击《孙悟空打妖怪》 《修鞋匠》

尝试敲击《大猫和小猫》、体验节奏的变化

5、音乐游戏 《 听音学走路》:启发幼儿注意倾听,根据音乐的变化模仿鸟飞、大象走、解放军走路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蓝鸟》,学生能带着美好的祝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富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蓝鸟》

2、音符mi——do’音程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音乐实践活动

1.律动,听音乐《蓝鸟》伴奏,跟老师做动作

2.做手势猜谜语

(三)学唱歌曲。

1.引出歌曲,学生聆听《蓝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内容。(师:蓝鸟高兴地笑了,哎,它来这里干什么呢……?哦,原来是美国的小朋友让蓝鸟把他们新年祝福带过来送给我们呢,听,是怎样祝福?)

2.出示课题和拍号

3.提问:情绪如何?

4.出示歌词,跟师有节奏朗读歌词

5.难点:音符mi——do’音程的音准把握。

解决方法:老师可让学生通过聆听、对比、模唱的形式来解决。

6.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7.多种形式演唱,巩固歌曲

8.听老师唱某一句,学生找出老师唱的“很”不一样的地方,引出连线

连线:标记在音符的上面,它有两种用法:(1)延音线: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2)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也称圆滑线。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

(四)处理歌曲

1.给歌曲加上音乐记号,从声音上表现歌曲情绪

2.用“拉”哼唱旋律

3.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我们的歌声很美,为了更好地表达我们此刻愉快的心情,能否用这些打击乐器为我们的歌声伴奏,让我们的祝福更美?)

4.创编动作

5.合作展示

(五)总结

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快乐的,让我们和歌曲中的蓝鸟一样,把祝福送给更多的亲朋好友吧,老师在此也把祝福送给大家:愿小朋友们天天快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教学反思

幼儿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能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从教学以来,我在实践中经常反思、观摩、实践,但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中总感觉缺少了什么,整个活动下来觉得不论是孩子还是自己都觉得这个活动没有意思。但同样一个活动、同样的环节在其他老师那却能收到幼儿积极的反映。问题出在哪?作为教师的我肯定逃脱不了,是自己的积极性不够、激情没有,还是准备工作没做好……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乐意学唱新的歌曲,尝试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

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磁带,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今天胡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园好吗?”带孩子做小动物的模仿操2——3分钟。

2、“今天老师还邀请了几个小动物到我们班上来玩,你们听,谁来了。”

请大班的小朋友躲在屏风后面“汪汪汪!”“小朋友,你们听,谁来了?”“我们一起把小动物请出来吧!”小狗是怎么叫的?你们听老师是怎么学小狗叫的,老师按旋律模仿小狗羊叫。再听听谁来了!依次学小猫、小鸡、小鸭叫的声音。

3“老师和小动物们一起准备了一个节目,名字叫做‘我爱我的`小动物’,现在表演给你们看好吗?”

你们想不想跟小动物一起表演啊?那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歌曲重复2——3遍

4、“小朋友,你们知道还有什么小动物会叫吗?它是怎么叫的!”

“我们再回家跟爸爸妈妈找一找还有哪些会叫的小动物!”接下来我们请小动物下来和小朋友一起表演节目好吗?

5、小动物该回家了,我们一起谢谢小动物来给我们表演节目,再见!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能随着歌词内容进行角色游戏。

2、培养幼儿有一定的自制力。

活动准备:

猫妈妈头饰一个,小猫头饰若干,音乐。

活动内容:

一、行进律动

虫儿飞

二、安静律动

两只小鸟

三、发声练习

小动物们好。唱到小猫时结束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带上猫妈妈头饰“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我是谁呀?”(猫妈妈)“今天猫妈妈要和小猫玩游戏,谁是我的小猫呀?

2、教师表演歌曲第一段,并激发幼儿一起表演的兴趣。

3、教师和幼儿一起唱。

4、教师和幼儿边唱边一起表演。

5、唱到最后一句时请幼儿找一个地方躲起来,老师来找。并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藏在了哪里。

五、游戏

教师强调游戏规则并扮演猫妈妈进行游戏(播放音乐)。

六、教师讲评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在说说、看看、听听中认识袋鼠,初步熟悉、理解歌曲内容。

2.积极参与歌表演活动。

3.感受与妈妈相亲相爱在一起的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准备:

关于相亲相爱的图片、 袋鼠玩偶、课件ppt等等。

三、活动过程:

(一)以图片引入

1.出示图片P1,老师带来了一张幸福的照片,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2.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他们以什么方式来表达爱你的'?

3.小结:爸爸妈妈爱你们,你们爱爸爸妈妈,叫做相亲相爱。

4.你们是以这样的方式跟爸爸妈妈相亲相爱,那我们来看看哥哥姐姐是怎样跟他家人相亲相爱的?

5.出示图片P2-P7,了解相亲相爱不同表达方式。

(二)欣赏理解歌曲

你们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小乖乖,跟爸爸妈妈相亲相爱,那我们来看看,还有谁也跟他的爸爸妈妈相亲相爱?它就藏在这首歌曲里面,我们来听一听。

1.是谁在歌曲里面?他们在做什么?你认为他们是怎么做的?做出来给大家看看。

2.我们在听听,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3.出示图片P8-P12,袋鼠妈妈有一个什么?它想听你们唱出来。

(三)积极参与歌表演,感受与妈妈相亲相爱的幸福快乐。

1.完整表演

(1)出示袋鼠妈妈指偶,袋鼠妈妈说你们唱歌好听,想听你们唱歌,谁来做袋鼠妈妈?谁来做小袋鼠?

(2)小袋鼠也想听听你们唱歌。

四、结束:小袋鼠想出玩,我们把小乖乖放进袋袋,出去玩了。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根据已有经验中小动物的基本特征来替换歌词。

学习歌曲,尝试用问答的形式进行歌唱。

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歌曲《小朋友想一想》。

图片:大象、白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你都见过什么小动物?"

2、老师以问答的形式范唱歌曲(清唱)。

老师:"大家都认识这么多小动物啊,那我要出一个关于小动物的.问题,看谁能答上来。"(第一段:老师唱:"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 幼儿答后,老师再唱:"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第二段:老师在唱"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耳朵长?"幼儿答后,老师再唱:"耳朵长,是白兔,白兔耳朵最长。")

3、提问歌曲中都问了什么?是怎样回答 的;老师引导幼儿按照歌曲的节奏朗诵歌词。

4、老师幼儿以问答的形式尝试唱歌曲。

老师问,幼儿答,也可互换角色反复进行歌唱,增强幼儿对歌词的掌握和熟悉旋律。

5、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来替换歌词,创编歌曲。

6、老师总结、评价,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猴和熊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编各种小猴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式。

2、激发幼儿喜欢小猴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小猴的动作。

难点:分辨小猴和熊两种不同情趣的音乐。

准备:

森林图一幅,各种动物。

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开火车来到“森林”。

问:我们来到了哪里?

森林里有什么呀?

幼儿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回答,在图中放上各种动物等。

二、初步感受小猴和熊的音乐。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想听吗?我们来听吧!(完整欣赏音乐一遍)

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2.小猴和熊也来了,听听看,哪是小猴,哪是熊。(完整欣赏一遍)

(1)欣赏小猴的音乐,创编小猴的动作。

A.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幼儿欣赏辨别)

B.小猴是什么样的?

C.我们跟着音乐来做做吧!幼儿跟着音乐做小猴的动作。

D.小猴还可以怎么样?让幼儿创编各种不同的小猴的动作。

E.跟音乐学小猴。

(2)欣赏理解熊的'音乐。

A.听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

B.熊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

C.熊遇到小猴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述说)

三、师生合作游戏。

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玩游戏的热情。

2.交代游戏要求:

老师扮做熊,小朋友扮做小猴,小猴可以按自己喜欢的小猴动作参加游戏。

3.游戏。

4.简短小结,请一幼儿扮做熊再次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