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班音乐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尝试模仿、创编动物功夫律动,并能根据不同音乐表演相应动物的功夫。
2、喜欢参与功夫熊猫的活动,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动物形象的图片、PPT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交流功夫熊猫的电影,引导幼儿回忆影片中功夫熊猫及其伙伴的形象。
2、介绍功夫熊猫阿宝的.师兄师姐们。(出示图片)
二、动物功夫
1、功夫熊猫的巡回演出开始。老师跟随音乐示范一次功夫操。
2、要求:
(1)仔细看表演,说一说看到了哪些大师的表演?为什么?
(2)仔细听音乐,说一说每位大师表演时的音乐都一样吗?
3、讨论:
(1)看到了哪位大师的功夫表演?
(2)从哪个动作看出是哪个大师在表演?
(3)拍一拍大师们的出场顺序4、PPT验证大师们的出场顺序。并分段听音乐,学学、编编大师的功夫。
5、集体表演功夫操。
由老师带领幼儿集体表演功夫操,提醒幼儿注意音乐的变化。
三、游戏"听音乐练功夫"每个幼儿自由选择一位大师,听着音乐,跟随自己选择的大师进行表演。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说唱的方式表演歌曲,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
2,在学习结伴舞蹈的过程中,增进朋友间的友爱与亲密,体验共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会唱歌曲,会跳单圈邀请舞。
2,钢琴伴奏、活动场地(椅子两两摆放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1,围绕活动主题“认识你呀真高兴”进行师幼间的互动与问候。
(1)用语言交流的方式彼此问候。师:孩子们,来到无锡我认识了你们这么多新朋友,我想大声地对你们说:“认识你呀真高兴!”如果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一定也会大声地对我说这句话。(启发幼儿用同样的话语回应执教老师)瞧!今天还来了很多客人老师,也用这句话向大家问个好吧!
(2)在歌曲表演中传递快乐情绪。师:我知道你们学过一首歌就叫《认识你呀真高兴》,咱们一起表演给新朋友们(指现场观摩教学的客人老师)看看吧。(完整歌表演一次)
2,用“说唱结合”的方式表现歌曲。感受唱唱、说说的变化与乐趣。
(1)看老师怎样说唱。师:刚才你们为大家表演,现在我想为你们表演。仔细听,我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2)集体练习。(按前面一半唱,后面一半说的方式完整进行)师:原来,一首歌可以从头唱到尾,还可以像我这样前面一半唱,后面一半说,唱唱、说说真有趣!你们也来试试吧!
(3)以师生轮流“说”的方式再次练习。师:这一次又有新变化:最后两句说的地方我和你们一人一句。你们愿意先说还是后说?
3,学习两人、三人结伴舞蹈,乐意与更多朋友进行表演。
(1)尝试按男孩、女孩结伴舞蹈的要求完成表演。师:和你旁边的朋友合作一次吧,先商量好,是男孩先说还是女孩先说。(提醒幼儿:说的时候会用好听的声音,听的时候要安静、有礼貌。)
(2)交换朋友,继续以两人结伴的方式合作表演。师:我们要换个朋友再来一次。注意了:前奏的时候你要找到一个朋友和他(她)面对面站好,还要商量好谁先说谁后说,前奏结束时你们就要开始唱歌跳舞了。
(3)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小结并增加一次练习。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能很快找到朋友并且商量好谁先说、谁后说,但是商量的声音太大,这样合适吗?为什么?(影响听音乐)启发孩子看看彼此间的`距离(很近)。提醒大家用悄悄话商量。
(4)增加朋友(提升难度),尝试以三人结伴的方式合作表演。师:刚才是几个人做朋友?(两个)如果请你们三个人一起跳舞行不行?记住哦!前奏的时候要三个朋友在一起,还要商量好谁先说、谁接着说、谁最后说。有点难,让我们来试试1
4,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增进朋友间的友爱与亲密。
(1)和朋友商量着改编歌词及动作。师:歌里唱到和朋友“拉拉手、亲一亲”很开心,你还愿意怎样和朋友亲热呢?和你的朋友商量商量。谁来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2)选取个别动作替换到原有的歌词中,并完整表演。
5,拓展活动思路,尝试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用方言表现歌曲的说唱部分,享受方言带来的快乐。
师:还记得我从哪里来的吗?我会用苏州话介绍自己,一起听听。(教师用苏州方言说:我是苏州人,认识你呀真高兴!)你们可以用无锡话说说吗?幼儿说方言,师生再轮流说。
师:我有很多朋友,有四川的、上海的……我跟他们学过四川话、上海话,再用不同的语言来试试。师生轮流说。
活动背景与分析
这一个活动案例是我们为参加江苏省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展评而设计的,可是当我们来到展评现场无锡实验幼儿园时,发现参赛的教学内容该幼儿园已分两教时实施过(第一教时:学唱歌曲;第二教时:学跳邀请舞),这就意味着准备好的教学方案无法再用!意外、紧张之余,立即思考对策。在与幼儿接触的半个小时中,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幼儿的表现灵活调整了教学方案。首先,把幼儿完整演唱的形式改为说唱(前半部分唱,后半部分说);其次,在邀请舞的基础上,调整为学习两人、三人结伴舞蹈:第三,创编部分歌词与动作;最后,充分借助异地上课的机会,利用师生各自优势(会多种方言),拓展教学思路。
活动在狮山中心幼儿园团队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从“痛并快乐”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也真切地体会到“教育无痕”背后的努力与付出。借此机会,我想与大家分享一点点并不成熟的经验:只要把孩子放在心里,在简单、真实、自然的状态下多用我们的眼睛发现孩子的需要、多用我们的耳朵倾听孩子的需要,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有效。
活动目标:
1、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旋律。2、大胆尝试用肢体动作来体验及表现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小象与蚊子的音乐磁带及简单图片。
重点:倾听故事,感受音乐旋律。
分析:(小班幼儿停留在模仿学习的阶段,通过本次活动可以让幼儿通过倾听的方式,更简单直接的了解音乐的旋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难点:用肢体动作表现情节,激发幼儿愉快参与的心情。
分析:(幼儿对美的事物总是想要有自己的一番探索,也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幼儿通过肢体展示,可以直接的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教师讲述音乐故事。
1、师:“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小象与蚊子》的故事。请小朋友来仔细欣赏一下,听一听故事里的小象和蚊子发生了什么?(音乐起)
2、教师边放音乐,边讲故事,边用动作来帮助孩子理解体验音乐乐趣。
3、师:“故事里发现什么事情?小象遇到了什么事情?蚊子又是怎么对待小象的?
分析:(在这个环节我讲述了《小象与蚊子》的故事,给幼儿一个画面直观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在故事中了解小象与蚊子之间发生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二、欣赏音乐。帮助幼儿理解、熟悉音乐。
1、师:我们来想一想小象是怎么样走路的?蚊子又是怎么样飞的'呢?小朋友想象一下,可以用那些动作来表示蚊子飞呢?”(分析:(本环节层层深入用问题的方式从幼儿那里得到答案,让幼儿回忆并加深幼儿对小象形象的记忆。)
2、分段欣赏音乐。
分析:(本环节让幼儿分段仔细欣赏音乐,让幼儿深刻理解音乐旋律。)
3、幼儿完整肢体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分析:(可以选择鼓励能力弱的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激发能力弱的孩子学习韵律动作的兴趣,引导孩子们用肢体动作做小象胜利那种自豪的表情与动作。)
三、活动延伸
师:“孩子们,现在蚊子被小象驱赶走了,小象也要回家,我们一起欢迎小象回家吧!“
分析:(本环节让幼儿结合音乐,到真实的环境中结合想象,完整完成整个故事,愉快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学习摘果子的动作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总结并归纳出与动作相一致的语言提示,并根据语言提示模仿学习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摘果子的乐趣。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摘果子》的音乐、PPT(果园丰收视频)。
活动过程
(一)看果园丰收的`视频,引起活动兴趣。
1、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播放果园丰收视频。
(1)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怎么样了啊?(播放PPT图片)
(2)师:农民伯伯想请小朋友们去帮忙摘果子,你们愿意吗?
(二)学习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
1、学习拿篮子,找果树的动作。
2、学习摘果子的动作。
(1)提问:我们要去帮农民伯伯摘果子了,怎么摘?
(2)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重点提示:眼睛看着手摘果子、放果子。
(3)教师示范正确动作并总结。
(4)师幼共同练习摘果子的动作。
3、师幼听音乐练习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
(三)学习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1、学习转一圈展示成果、擦汗的动作。
2、学习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师:我们摘了这么多的果子,那我们把果子去送给农民伯伯吧。可以怎么去?最后可以怎么送?
3、师幼听音乐练习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四)幼儿学习表演摘果子。
播放音乐:听音乐,完整做律动。
第一遍音乐完了后:这边的果子摘完了,那边还有很多果子,我们再到那边去摘一摘吧。
第二次音乐教师可带领幼儿往相反方向去摘果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用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总之音乐艺术工作的听、唱、演奏,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处理等方面的音乐能力,是在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的。(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备课、组织音乐教育活动、进行自我评析能力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才是提升音乐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师音乐素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给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一、活动目标
⒈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学说“我想用……当……”。
⒉能倾听同伴的装扮想法,感受装扮表演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大胆想象并尝试说“我想用……当……”。
活动难点: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小松鼠图片、花园图片、蓝色圆形标记数量充足、《小花开了》音乐。
四、活动过程
㈠设疑激趣,引出小松鼠
师: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看,它是谁呢?
出示小松鼠图片,提问:谁能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这只小松鼠是什么样子?
㈡讨论装扮小松鼠的办法
⒈师:那现在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嗨!大家好,我是小松鼠,今天晚上,森林里要举行一个音乐会,我要到台上表演唱歌,诶呀,可是怎样打扮才最漂亮呢?你们来帮我想想办法吧!
⒉引导幼儿自由讨论各种打扮的方法,幼儿边说教师边在相应部位贴上标记。
师小结:小朋友想的办法可真多,原来我们参加舞会,可以在头上戴上皇冠,脖子戴上蝴蝶结,穿上美美的裙子,从头到脚的美美的打扮自己。
⒊师:谢谢中1班的小朋友们帮我出了这么多的好主意,那现在我要去找好看的装饰物了。
㈢出示花园图片,尝试说:我想用……当……
⒈师:我走啊走,来到了花园里,哇,花园里真漂亮,我看到了绿绿的小草,我想用小草当皇冠。
师: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呀?
⒉师:玫瑰花的'颜色红红的,真鲜艳,我想用玫瑰花当口红。
⒊仔细观察图片,想象创编。
师:花园里还有什么呀?
引导幼儿学说“我想用……当……”
㈣寻找装饰品
⒈幼儿寻找装饰物品
师:哇,原来花园里有这么多可以装饰我们的东西,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找一样替代物,想想它可以用来当什么,怎么装饰自己。
⒉师: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找到的装饰自己的物品。
⒊请幼儿跟旁边的小朋友分享分享自己找到的装饰物品。
㈤共同表演,感受快乐
师:那现在我们拿着自己找到的物品跟着小松鼠一起去表演节目吧!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曾指出要“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前段时间我曾带孩子们参观过园里饲养的小鸡和母鸡,也玩过母鸡和小鸡的游戏,孩子们对母鸡“咕咕嗒”的叫声、公鸡“咯咯咯”的叫声特别感兴趣,并充满了好奇和疑问。针对这一情景我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
在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欢快的音乐,并尝试用创编舞蹈动作来表现音乐,体验教学相长的'乐趣,从而发展孩子的音乐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
活动目标:
1.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欢快,能随歌曲内容及节奏创编舞蹈动作。
2.培养幼儿表现音乐形象的能力。
活动准备:
母鸡头饰若干,歌词图片一套,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听音乐做韵律进入活动场地。
二、活动过程,开始进入课题。
1.感受音乐。
“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一起听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小朋友仔细的听。”
2.教师范唱歌曲《下蛋了》。
3.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并用图片演示出母鸡下蛋的情景,巩固幼儿对歌词的理解。
(提醒幼儿能随音乐初步地加上自己身体运动起来)。
三、创编动作。
1.幼儿讨论歌词里都说了些什么?
(鸡妈妈坐在草窝里下蛋等)
2.谁能学一学鸡妈妈是怎么下蛋的?
(幼儿随意发挥)
3.鸡妈妈在哪儿下蛋的呢?(在草窝)
谁能学一学?
4.鸡妈妈下了蛋之后干了什么?(在咯咯嗒的叫)
为什么要叫呢?叫的是什么?什么意思呢?
小朋友也做一次鸡妈妈来叫叫。
四、幼儿加上感情进行舞蹈串编。
把刚才自己做的动作加上感情表演一遍,提醒幼儿注意鸡妈妈下蛋以后的心情变化。
五、幼儿分组表演,相互交流、合作。
1.个别展示。
2.分组表演。
六、戴上头饰,有感情地表现音乐形象。
七、结束活动。
鸡妈妈带着小鸡去草地上继续游戏。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唱准带附点四分音符的歌曲,并学会在唱歌中间插话(道白),以增加幼儿学唱歌曲的趣味性;且能拍出x x/ x—/,xx xx/x—/的节奏。
2、启发幼儿想出各种符号x x/x—/,xx xx/x—/两种节奏型的短语或简单句,并用讲悄悄话的方法讲给同伴听。
3、要求幼儿两两结伴讲悄悄话。学会非常注意的倾听他人的悄悄话,并非常认真的讲悄悄话给别人听。
活动准备:
1、平时,玩“讲悄悄话”的游戏,知道什么样的话才是悄悄话,并会讲悄悄话给别人听。
2、画有若干青蛙的图画一张,使用幼儿用书画面“悄悄话”,让幼儿理解、熟悉歌词。
活动过程:
1、学唱新歌。
(1)、教师出示图画,创设情景:池塘边、有许多青蛙在说悄悄话,有的说:“x x/x—/,”好象是说:“x x/x—/。”还有的.青蛙在说:”xx xx/x—/,”好象是说xx xx/x—/。”青蛙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真有趣。
(2)、教师清唱歌曲一遍,并用拍节奏的方法拍出x x/x—/,xx xx/x—/两处。
(3)、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并正确的拍出x x/x—/、xx xx/x—/两处,引导幼儿学会用疑问句的口气讲:“说什么呀?”
2、创编语言节奏。
(1)教师启发幼儿想象青蛙说的话,并床创编出符号x x/x—/及xx xx/x—/两种节奏型的语句。
(2)请个别能干的幼儿面对大家单独演唱歌曲,并在x x/x—/xx xx/x—/处,用清楚的声音说出他所创编的话语,教师引导其余的幼儿模仿。
3、合作演唱。
(1)教师请邻座幼儿两两结伴,互相讲悄悄话,要求幼儿能非常认真地讲悄悄话给别人听,并学会十分注意地倾听他人的悄悄话。
(2)请幼儿集体演唱歌曲,在x x/x—/及xx xx/x—/处,两两结伴讲符合节奏型的悄悄话,
中班音乐活动:悄悄话(歌唱)
活动内容:
歌曲《幸福的猪小弟》
教材分析:
《幸福猪小弟》是由一首流行音乐改编而成的,歌曲的旋律优美,前半段节奏欢快,后半段节奏连贯,根据歌曲改编的歌词内容充满了亲情,体现着家的温暖,给人以幸福的感觉。为此想通过开展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体验到家的温暖。我班幼儿乐于参与歌唱活动,部分幼儿音准较好,节奏感强并能够跟随着乐曲的旋律进行表演,但还有部分幼儿歌唱的能力稍弱。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倾听,引导幼儿学习歌曲。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中的亲情、体会家的温暖。
2.幼儿初步具有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借助手语及图片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掌握歌曲中休止符和符点音符的唱法。
活动准备:钢琴伴奏、图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进入活动室,体验家的温馨。
提问:你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觉?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
小结:听到这首歌小朋友很开心,感觉幸福,愿望实现了就是幸福;经过努力收到了收获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很快乐很高兴,爸爸妈妈疼我们、爱我们,全家人在一起相亲相爱就是幸福。
二、通过故事的.方式、摆图谱的方式,初步学唱歌曲过渡语:今天有一只猪小弟,它也很幸福,它的幸福是什么呢?一起来听故事。
1.教师利用课件讲故事,幼儿初步感受歌词的内容。
提问:猪小弟的幸福是什么?
利用歌词内容进行小结。(用完整语言说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
过渡语: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歌曲,咱们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歌曲里唱了谁什么?它在干什么?
小结:听到这首歌很感动、幸福、舒服、优美。边引导幼儿边出示图谱
3.结合图谱加伴奏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亲情,体会家的温暖。
1.带领幼儿看图谱,分句演唱歌曲。 结合图谱异步跟唱
2.师幼同步演唱
3.带幼儿加动作分句演唱歌曲。
现在我们用手语来表演歌曲,猪小弟是小指,那爸爸呢?(妈妈)
四、升华情感。
提问;猪小弟很幸福因为爸爸妈妈很爱他,我们也很幸福,生活中爸爸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的呢?
小结:你的爸爸妈妈也很爱你,那我们怎么爱爸爸妈妈呢?
利用课件进行小结。
结束语:让我们像猪小弟一样,把这首幸福的歌送给你的好朋友,让他们更加幸福吧!
活动反思:
总体看,《幸福的猪小弟》这个内容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还是在两个块面,一对于幸福的深入理解,二休止符的演唱。如果放在大班学习可能会好一点。所以,一切的学习都要基于幼儿的经验和能力。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乐,能根据歌词大胆创编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舞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幼儿熟悉歌曲《和快乐在一起》,并初步学会唱,音乐《和快乐在一起》、播放器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播放音乐,幼儿跟随着《我们一起喜洋洋》的音乐律动入场。
二、复习歌曲《和快乐在一起》。
要求幼儿跟准音乐,用好听的声音,边唱边有节奏地拍手。
三、启发幼儿大胆创编动作,集体讨论舞蹈的动作。
1、分句播放音乐,幼儿边听音乐边想动作,鼓励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大胆创编动作。
2、集体讨论,从幼儿创编的'动作中选取优美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示范,并让其他孩子跟着学习。
3、指导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练习动作,要求动作合拍、优美。
播放歌曲,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练习集体创编的动作。
4、鼓励幼儿找身边的同伴,两两结对表演,体验跳舞的乐趣。
①播放音乐,幼儿两两结对跳。
②幼儿重新找好朋友,幼儿跟随音乐跳舞。
四、结束活动。
幼儿跟着音乐《蝴蝶飞》边做动作边走出教室。
【活动目标】
1、学习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动作,能随音乐轻柔、优美的进行表演。
2、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产生喜爱孔雀、爱护孔雀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提前让幼儿熟悉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的旋律和歌词。
2、《孔雀》课件。
3、《孔雀开屏》的录像、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的VCD一张。
4、教师的孔雀服一件。
5、蜡光纸、即时贴、胶棒、乳胶。
【活动重难点】
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及学习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活动过程】
1、师幼问好!以猜谜的形式展开活动:
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幼:想)这位小客人说了要考考中二班的小朋友,他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听好:
说它象鸡不是鸡,尾巴长长拖到地,
张开尾巴像把扇,花花绿绿真美丽。
这位小客人是谁?(孔雀)噢!大家猜对了,是只漂亮的孔雀。
2、出示课件《孔雀》,让幼儿观察孔雀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以及孔雀的.种类。
提问:
(1)你在哪见过孔雀?它长得什么样子?
(2)你知道孔雀吃什么吗?(玉米、小麦、高梁、大豆及青草为主,再加上鱼粉、骨粉、食盐、小昆虫等。)
(3)你见过绿孔雀,那还知道有什么孔雀?讲解孔雀的种类。(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两种。)绿孔雀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由于野生种群的极度有限,使孔雀出现了白化变种,称为白孔雀。孔雀喜欢成群的生活在一起,喜欢阴凉天气)。
3、播放录像播放录像《孔雀开屏》,让幼儿了解孔雀开屏的原因。雄孔雀开屏,雌孔雀不开屏。
(1)一种是孔雀繁殖的季节开屏,雄孔雀开屏是吸引雌孔雀,并不是比美。
(2)孔雀在人多的时候开屏是自我保护、防御敌害的****。孔雀被傣族人称为“吉祥鸟”,是我国珍贵的观赏鸟类一,要保护好。
4、让幼儿倾听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引导幼儿感受傣族音乐的轻柔优美。
提问:你听到歌曲中唱到了谁?听到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5、教师示范舞蹈,请幼儿欣赏、感受傣族舞蹈的优美。让幼儿说一说喜欢舞蹈中那个动作?鼓励幼儿大胆模仿。
6、教师教授冠形、掌形及孔雀展翅的动作。做冠形动作时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要尽量伸直。掌形动作时手指与手掌用力伸直,使手指向上翘。练习屈膝时一拍一下。
7、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完整表演,要求幼儿动作、表情优美。
【活动延伸】
孔雀没有尾巴会怎么样?(会很难看)今天请小朋友们帮忙帮孔雀设计漂亮的尾巴。(用各种材料为孔雀装饰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