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音乐教案 > 中班音乐教案【合集十篇】正文

中班音乐教案【合集十篇】

| 来源:网络整理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二)主体部分:欣赏歌曲

1、用动作感受歌曲第一段

(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声强弱。

(2)欣赏歌曲

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3、随乐完整表演。

结束部分:

指导语:有客人邀请咱们去伴奏呢!(全体随音乐出场)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表现小鼓手的歌曲,鼓声的变化这部分显然是较难的.,因此,我首先通过敲鼓游戏,引导幼儿探索节奏,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鼓声的不同节奏和强弱变化。然后再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引入副歌部分,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情绪。最后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再要求幼儿边唱边做动作,并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此活动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音乐形象,感受大黄蜂追小猪的惊险,体验活动的乐趣。

2、初步听辨主题乐段titi titi titi ta 。

3、认识渐强记号,理解其声音从小到大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4幅,节奏图谱、大黄蜂图片一张。

2、大黄蜂头饰3个,铃鼓一面。

3、节奏型:titi titi titi ta

4、渐强记号一个。

活动过程:

一、节奏练习,为听辨主题音乐做好铺垫。

1、教师依次出现ta和titi,让幼儿念出。

2、出示节奏型:titi titi titi ta,教师引导幼儿边拍手边念,并启发幼儿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拍出这个节奏型。

二、抓人游戏。

1、出示铃鼓,引出游戏。

师:铃鼓也能拍出这个节奏型,听!

2、讲解游戏玩法。

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做“铃鼓抓人”。游戏是这样玩,当铃鼓摇的时候你们就跑,听到铃鼓拍节奏——titi titi titi ta的时候就要赶紧蹲下。

三、故事引出音乐。

1、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

师:刚才我们玩的“铃鼓抓人”游戏的时候,小猪们也在草地上玩。它们在玩什么呢?对啦,它们在踢足球。足球咕噜咕噜地滚到了一只小猪的面前,它对准足球射门!嘿!哎呀,射歪了!射到哪了?对,射到了树上的黄蜂窝,大黄蜂们生气极了,飞出来想蛰小猪,吓得小猪们到处跑,当大黄蜂快追到它们时,小猪们赶紧一边蹲下来一边提醒好朋友说“请你快点躲起来,请你快点躲起来”,最后大黄蜂就飞走了。

2、让幼儿在提问中学按节奏说出短句“请你快点躲起来”,为最后的游戏做好铺垫。

四、运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感应音乐的主题旋律iti titi titi ta。

1、简单介绍曲作者、国籍、曲名。

师:俄国作曲家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写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就是讲了大黄蜂追小猪的事情,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大黄蜂的飞行》。

2、教师指图谱,幼儿完整欣赏音乐。

3、引导幼儿学大黄蜂飞 。

(1)师:大黄蜂追小猪的动作是怎样的?谁来学学!

(2)教师出示大黄蜂的图片,引导幼儿学蛰的动作。

师:大黄蜂就是用这根长长的尾巴来蜇小猪的,它是怎麽蜇的,谁来学学,我当小猪,你来蜇我。

4、认识渐强记号。

(1)教师随着音乐指图到渐强处,引出渐强。

(2)出示渐强,认识渐强记号。

师:哪里刺?对啦!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记号。这个记号像什么?它的前面这里怎么样?慢慢地越来越什么?这个记号就叫做“渐强”。以后我们要是看到这个渐强记号就知道这里的音乐是从小慢慢地、逐渐变什么?那这里有渐强记号的地方就是大黄蜂刺小猪的'音乐。

(3)教师带领幼儿肢体表现渐强——大黄蜂蜇小猪的动作。

5、幼儿看教师表演大黄蜂,视觉和听觉结合感受大黄蜂的凶猛。

6、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躲的动作,感应主题旋律titi titi titi ta。

五、游戏——大黄蜂追小猪。

1、第一遍游戏,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请个别幼儿配合老师示范)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大黄蜂追小猪的游戏。由徐老师来当大黄蜂,XX、XX、XX……(5个幼儿和老师)一起当小猪。当听到“请你快点躲起来”的音乐时,小猪们就要赶紧抱头蹲下,要边跑边躲,如果蹲太久了也是会被大黄蜂发现的。

2、第二遍游戏:配班老师当大黄蜂,教师带领着全体幼儿当小猪。

3、第三遍游戏,2个幼儿在配班老师的带领下当大黄蜂,其他幼儿当小猪。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并能熟练演唱歌曲,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松鼠可爱有趣的形象。

3、让幼儿对小松鼠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并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愿意与小动物做朋友的情感。

活动准备;有关小松鼠的视频资料、PPT、小松鼠手偶及大松树。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幼儿对小松鼠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谜语,你们猜猜是什么?(谜语:尖尖嘴巴像老鼠,一身茸毛尾巴粗。爱在森林里边住,爱吃松果爱上树)

2、观看小松鼠的视频资料,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松鼠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等。

师:小朋友们都见过小松鼠吗?小松鼠长什么样呢?让我们看过这段视频后就知道了。

3、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PPT)

(1)小松鼠长的像哪种小动物?(老鼠)

(2)小松鼠的身体有什么特征?(眼睛大大的、身子长长的、尾巴也是大大的)

(3)小松鼠的尾巴长的像什么?有什么用?

(4)小松鼠有哪些本领?(会爬树,会瞌东西)

(5)小松鼠爱吃什么?(它们除了吃坚果、野果外,还吃嫩枝、幼芽、树叶,以及昆虫和鸟蛋)

4、学习歌词并为歌曲创编动作

(1)情景演示歌词

师:其实,小松鼠最爱吃的就是松果了,不信你们看。(出示大松树及小松鼠手偶)并向幼儿情景展示儿歌。

(2)幼儿学习歌词

(3)让幼儿为歌词的每一句创编动作。

5、欣赏歌曲(磁带欣赏)

师:小松鼠看见小朋友们都表演的这么精彩,都忍不住唱起歌来,你们听。

6、学习歌曲

(1)欣赏教师弹奏歌曲。

(2)分别用大象和小松鼠不同的形象来演唱歌曲,让幼儿选择出本首歌曲要用轻快的声音演唱。

(3)集体学习歌曲

7、让幼儿演唱歌曲,并尝试加上自己创编的动作来表现小松鼠可爱有趣的形象。

8、通过观看视频,教育幼儿要爱护小动物,要和小动物们交朋友。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不同速度唱出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形象。

2.理解勤快人和懒惰人在厨房中的各种表现,知道自己要做个勤快人。

活动准备:

1.课件

2.歌曲旋律

活动过程:

一.练声

1.我们一起握手

T:我们一起来握手吧!一起和大鼓做游戏吧,这次节奏变了,小耳朵听好!

2.复习歌曲《办家家》

T: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把这首好听的歌送给客人老师。

二.引导性谈话后,观看课件上半部分,理解第一段歌词。启发孩子谈谈勤快人在厨房里可以干什么事情?

1.引导性谈话

T: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小客人,看,是谁呀?他们两个谁是勤快的谁是懒惰的,为什么?

教师小结:喜洋洋是聪明的,因为他很爱动脑筋,所以他又是勤快的,懒洋洋只喜欢睡觉和吃东西,不喜欢做事情他是懒惰的。

2.观看课件

T:今天,我们厨房里也来了个勤快人和懒惰人,有个勤快人呀正在厨房劳动,仔细看一看,他都在干些什么呢?

T:他在炒菜,他在煮饭,他还在蒸馒头,

T:他一共做了几件事情,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可请个别幼儿连贯的说勤快人所作的事情)

三.学唱歌曲(通过听、说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段

T:原来勤快人在厨房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想把勤快人做的事情唱出来。听一听,勤快人做的事情,我唱了几次?

(1)幼儿说有节奏歌词

T:你们想不想来试着唱一唱呢?先跟着老师把歌词说一说吧!

A.跟着老师一起来说

B.老师说孩子接

T:这次我要增加难度了,江老师说前面的你们接后面的,好嘛?

(2) 幼儿尝试着跟着钢琴唱

T:歌词我们都会说了,那我们跟着钢琴来试着唱一唱吧!(可以加上拍手动作)

(3)幼儿能够稍微加快速度演唱

2. 学唱第二段

(1)T:厨房里还有个懒惰人,看看他在干什么?

(2)游戏,创编第二段歌词

T:唱的有些累了,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说相反,是这样玩的:江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说的要和我相反?我们来试一试,例如:他在拖地,他不拖地 。 你们也来试一试吧! 师:他在炒菜; 幼:他不炒菜......师:他还在蒸馒头 幼:他也不蒸馒头

(T:刚刚我们小朋友说的就是懒惰人在厨房里发生的'事情,我们也来把他唱到歌曲里!

(3) 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说歌词

T:我们先来有节奏的把歌词说一说吧

(4)钢琴唱一次(慢)

3. 完整演唱歌曲

(1)师完整示范歌曲。

T:江老师要把勤快人和懒惰人的歌连起来唱,那歌曲的名字就叫勤快人和懒惰人,仔细听听江老师在唱勤快人和懒惰人的时侯有什么区别?(速度一样吗?)为什么勤快人唱的快懒惰人唱的慢?

(2)幼儿尝试演唱

(3)给客人老师表演一遍

T:我们把刚学的歌表演给客人老师听吧,你们唱的太小声客人老师可就听不见了。客人老师要听到我们好听的歌声呢。

四.知道自己要做个勤快人

T:刚刚我们表演了勤快人也表演了懒惰人,那我们小朋友想做勤快人还是懒惰人呀?我们小朋友都想做勤快人,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

五.延伸活动

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先围成圆圈,刚刚我们唱了勤快人和懒惰人,我们来一边唱一边来表演动作吧。(老师可以带领孩子做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主要是因为本土环境因素,幼儿多为3、4岁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够,有部分幼儿动作协调能力不足,同时为了激发幼儿对于音乐游戏的兴趣爱好。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五官的名称和位置,乐意用小手指出来。

2. 认识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五官的名称和位置

难点:在音乐游戏快速的用手指出五官的位置

活动准备

《小手拍拍》的音乐、组织幼儿坐好准备学习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做“指五官”的游戏。

师:今天老师要来考一考小朋友的小手本领大不大,我们来玩一个“指五官”的游戏。老师问XX在哪里?小朋友就要很快地用小手指出来,还要说XX在这里,好吗?

2、教师示范歌曲。

音乐伴奏,教师唱歌曲《小手拍拍》,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内容。

3、幼儿学唱歌曲。

在老师的带领下,请幼儿跟着学一学《小手拍拍》,并反复几次,加深印象。

4、引导幼儿边唱边随歌曲做相应的'动作。

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请幼儿尝试边唱边做动作,巩固五官的名称和位置,并从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5、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小手拍拍》。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歌曲旋律特点,感受歌曲中特有的京剧韵味。

2、学走小碎步,有兴趣地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小篮子,歌曲录音《捡豆豆》,幼儿用书a《帮助老奶奶》。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引出主题:

——“猜一猜,我们拿着小篮去干什么?”

2、请幼儿欣赏表演,感受旋律:

——“这首歌曲的旋律听上去怎样?”

“表演中‘我’在干什么?”(启发幼儿回忆歌曲内容或动作。)

3、请幼儿听赏学唱,理解旋律:

想幼儿简单介绍京剧的旋律特点:

——“这首歌的'音乐和我们平时听到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教师分句表演,鼓励幼儿模仿:

——“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

“你觉的哪个表演中的动作有趣?”

教师带领幼儿根据歌曲中的节奏练小碎步。

4、伴随音乐,师生共同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会看声势谱,会用口念、拍手、拍腿、跺脚等方式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

2、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有表情的即兴表演歌曲。

重点难点重点:会看声势谱。难点:即兴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1、声势谱一幅。

2、请幼儿看大班排练的情景表演的`图片。

3、《好朋友》音带。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导入活动。

请大班小朋友进行情景表演,幼儿观看。讨论表演内容讲了一件什么事?

2、熟悉歌曲旋律,学习歌曲节奏。

边看表演或图片,边听歌曲磁带,会听歌曲中的句子说出歌词内容。

出示声势谱,先用口念得形式,熟悉歌曲的节奏。

3、学习歌曲,有表情、适当的加动作表演。

随着旋律,会完整的跟唱。

随着旋律,有表情的添加动作演唱。

幼儿结对进行表演。

看着声势谱,会用拍手、拍腿、跺脚的方式演唱,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一次,班里的小朋友拿了一个青蛙发条玩具来幼儿园玩,当时孩子们对这个玩具很感兴趣。并且还跟着小青蛙跳跃的节奏点头、拍手,直到发条松了小青蛙停下来为止。我从中得到了启发,想利用发条玩具不同的节奏,设计一个创意节奏活动。但是,这种发条玩具现在市场上已经很少了,为了顺利的进行这次活动,我通过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各种发条玩具,并且他们运动的速度也有区别。有些是快速的运动然后马上停止;有些是先快然后渐渐地慢下来,最后停止。我根据发条玩具不同的运动速度,设计了相应的、形象地节奏谱,并且用薯片筒穿上橡皮筋来做发条,作为活动中游戏的.道具。材料选择的创意性和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成为本次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发条玩具,感知他们不同的节奏特点。

2、理解一些发条玩具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并能在音乐声中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进行表现。3、初步感知速度的概念,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曾玩过发条玩具。

2、发条龙虾一只。

3、发条青蛙、玩具发条人手一份。

4、录有拧发条声音的音乐,配班老师弹奏一段从快到渐慢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把玩青蛙发条玩具,感知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青蛙发条玩具。

(1)、你是怎样让小青蛙跳起来的?

(2)、小青蛙是怎么跳的?

(3)、小青蛙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青蛙跳的时候一直都是按xxxx的节奏,然后就停住了。

2、出示青蛙发条玩具跳的节奏谱,请幼儿跟着节奏学青蛙跳。

(二)、出示龙虾发条玩具,让幼儿观察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龙虾发条玩具。

(1)、小龙虾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龙虾爬的时候先是快的,再一点点、一点点的慢下来,最后停住了,如果你用手去碰碰他,他会再动一下的。

2、出示龙虾发条玩具爬的节奏谱,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反复练习。

(三)、我是发条玩具。

1、能根据先快后渐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进行表演。当我们给发条玩具上满发条时,他就会按照不同的节奏来跳舞,现在我们也来做发条玩具好不好!那么,你想做什么发条玩具?

2、戴上大发条,合作游戏。

幼儿园中班节奏活动:玩具恰恰恰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中班音乐活动《我的身体会唱歌》

活动目标:1、使幼儿通过想象、创编出多种用身体唱歌的

方式。

2、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体验用身体唱

歌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力。 活动准备:一段优美的音乐、一段欢快的音乐、电脑、数码

摄像机、手、脚、嘴、舌头、拍屁屁、排腿、

拍肩的图片,节奏谱、小蜻蜓音乐、《你好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请幼儿随欢快的音乐入场。

2、 请幼儿有节奏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并且和老师一起有节

奏的拍手或者拍身体的其它部位互相问好,同时伙伴之间互相问候唱《你好歌》。

(二)基本部分

1、 请幼儿说一说刚才问好的时候,我们都用身体的哪些部

位来唱歌了,请幼儿边说,教师边用图片表示出来,同 时请幼儿来实际操作(演示用这些部位来唱歌例如捏鼻

子发出声音,叩牙齿发出声音,弹舌头发出声

音,伙伴之间拍手或者拍肩等),感受用身体的

这些部位来唱歌。

2、 教师出示一段节奏谱,请幼儿说出想用身体的哪个部位

唱出来,并且用图片标记记录下来,接着请幼儿来表演(可以用一种方式、也可以用多种方式、或者大家一起商量、讨论出最好听的`唱歌方法一起来表演)。

3、 教师播放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请幼儿按照自己喜欢的

方式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唱歌”。

4、 再次播放这段音乐,请幼儿换一种方式用身体来“唱歌”

表演,教师用数码摄像机录下幼儿的表演。

5、 请幼儿通过电脑欣赏自己刚才的表演。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2、请幼儿随《小蜻蜓》音乐做动作走出教室,到外面去寻

找更多更美妙的声音。

中班音乐教案 篇10

活动背景:

在区域游戏角中投放了各种小乐器,孩子们在活动中时而边唱歌边用乐器敲打着节奏,时而听着音乐用小乐器演奏着,近期我还发现有个别孩子喜欢看着简单的节奏谱敲打节奏,可见孩子们对敲打乐器产生了兴趣。因此,就借用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在理解熟悉了故事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尝试选择适合各种小动物的伴奏乐器和节奏谱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2、体验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不同种类的乐器若干、节奏图谱

活动提示:

一、回忆故事(价值分析:在回忆故事中,拍拍故事中相应的节奏,为以下选节奏图谱做铺垫。)

1、引出:前几天我们听过一个什么故事?(出示课件)

2、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狮子、小马、小鸭、小鸟、老鼠)这些小动物出来玩和逃走时的走路声、叫声是怎么样的?(幼儿模拟动物声音、拍拍节奏)

小结:把小动物出场和离开的声音节奏型做一个总结。

二、探索尝试(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表现故事角色的特点。)

1、一一出示节奏图谱:接下来,我们和这些小动物们一起做个配图游戏。

谁来试着拍一拍,你们觉得这张节奏谱上的节奏像故事里哪个小动物的叫声和脚步身?(一起拍拍节奏,出示相应的动物图)

2、出示各种小乐器:这里有哪些打击乐器?想想哪种小乐器的声音像大狮子(马、老鼠、鸭、鸟)的叫声和脚步身?(一一敲敲小乐器来验证一下)

3、分组探索:给音乐节奏故事里的动物配音(配音游戏)

(1)提出要求:我们一起请小乐器帮忙,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看看故事中有几种小动物?那么几个人一组?每组的5个朋友先要互相商量好自己想做哪种小动物,再去选一种适合这个小动物声音的'小乐器,最后每组的5个朋友一起试试用乐器给故事里的动物配音。

(2)把幼儿分成三组,各自选择乐器和相应的节奏型进行练习。

三、配音表演(价值分析:利用配图、配乐游戏,尝试根据故事的角色特点,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内容,并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我们一起学做小小演奏家来配音表演。

1、请一组幼儿合作配音表演: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乐器和小动物相应的节奏型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2、全体幼儿进行合作配音表演选择同一种动物的幼儿分别在一起,集体给故事中的小动物配音。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用乐器模仿小动物的声音讲故事,那还有什么故事可以用乐器来配音呢?等你们发现了告诉老师,我们再来一起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