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生物教案 > 调查身边的生物教案正文

调查身边的生物教案

| 来源:网络整理

调查身边的生物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调查身边的生物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二)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学会合作,提高自己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调查法的一般步骤

2、对生物进行分类

(二)难点:

制定调查计划,撰写调查报告。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生物有哪些?(同学们回答)看来我们的生活并不寂寞,有那么多“伙伴”在陪伴我们,可是你们知道他们有多少种?分别叫什么名字?分为哪几类?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小科学家”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页第2段红背景方框内的内容,尝试解决:

1、什么是调查?请举例说明哪些可以用调查方法?

2、调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3、调查范围太大时,怎么办?

4、若要调查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样调查既节省时间又比较准确?

(二)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1)选两个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并提出你们的疑点?

(2)释疑解惑一:举例如:调查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人口、调查我们班的视力、调查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等等。

(3)释疑解惑二:范围太大时,要设计好调查路线(如调查校园生物)和选好样本(如调查种子的发芽率)很关键。否则调查慢、不能反映整体情况。

(三)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假如要调查全国初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如何开展调查?教师总结:

1、选取样本要准确,能反映整体的情况。

2、调查活动一定要落在实处,小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事先设计好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自己按表行事,避免盲目。

二、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8、9页,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2、调查步骤分哪几步?

3、调查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拿出课前布置的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进行归类整理。

5、归类对认识生物有什么意义?

(二)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1)每一小组展示的问题:你们小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他们的生活环境?

(2说一说你在调查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3)根据交流情况小组内互评,教师也作出评论

(三)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1、调查中你又想到了哪些问题?

2、思考如何书写调查报告?结合练习题3和实验报告册。

3、谈一谈你在调查中的收获。

总结:关爱生物的同时要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更为重要

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下列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 )

A、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

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2、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他所采取的分类依据是( )

A、生物用途B、生活环境C、比大小多少D、形态结构

3、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调查全国初一年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的几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A。每省设立一个调查小组,负责对该省全部学生进行调查

B。确立一个调查小组,逐省逐地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统计

C。选取部分城市和农村初一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

D。选取一个城市或农村的初一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

4、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和( ),制订合理的(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亡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调查过程中要( ),对调查结果要( ),有时要用( )。

5、某小组的同学在社区调查到的生物有:杨树、樱花、蜜蜂、蝴蝶、蚂蚁、麻雀、水草、刺猬、蘑菇、荷花、桃树、柳树金鱼、青蛙。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他们归类整理并说明理由。

6、完成一篇你周围某一农田生物的调查报告。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天气、调查路线、所见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生活环境,调查后的体会。

五、课后反思

本节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生物,并对调查有

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