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作文应该注意格式的规范性和可读性,包括标点符号、字体、排版等等,让读者能够轻松阅读和理解文章。高二2024作文规范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二2024作文,供大家参考。
稚嫩的眼睛是一泓清澈的泉,脆弱的心灵涌动着一股青春的潮。这是一块芳草地——杜郎口中学,我们可以在这里播种下希望的种子。
在撒满幼稚的金土地上,在充满欢声笑语的快乐中,我以精致而纯粹的思想,用一管恰似一张铧犁的笔,用知识的雨露和全身的热情播种希望,在挥洒青春的同时,也使自己沐浴一次辉煌。
蓝天,是鸟儿自由飞翔的天堂;草原,是骏马飞驰的赛场;大海,是鱼儿快乐的乐园;课堂,是我们一展风采的自由场。在我们心中,它是一个祥和的地方,它是我们的避风港,它是我们的追梦园。
鸟儿栖息在树林里,鱼儿生活在水里,我们追梦在追梦园里。给予鸟儿飞翔的蓝天,给予孩子愉快的笑脸,自由课堂。
校园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课堂成了我们活动的天地,自由的天堂。同学们你争我讲,争做课堂小主人。课堂不再像以前那样死气沉沉,而是充满生机。我们做了课堂的主人,老师“下岗”了。是课堂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我们在舞台上挥洒自己的风采。不再会有《童年》中“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了。
课堂属于我们,是我们自由遨游的天地,捕获知识的海洋。我们在这里播种希望。课堂是一个摇篮,这里可追溯到人生的起点,今天心田荒漠,明天碧草连天。
课堂是一方净土,这里有一群心清如水的孩子,在这里播种希望。
课堂是一个港湾,这里泊着一批批待发的船,获取了知识的动力,扬起理想的风帆。
课堂,我们的天堂。
扬大附中徐砺寒同学骑车撞了宝马车,急着上学的他在车上贴了字条并留下自己电话。车主凌先生说:孩子,谢谢你,你让被尘俗污染太久的大人的心灵好好清洁一回。并且表示不会追究孩子的责任,“修理的费用跟他的品质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可能很多人都会为了徐砺寒的诚实而感动但我认为车主也有一个宝贵的品质那就是——宽容。
某日,看到《小樱桃》漫画中的一页:小樱桃打碎了一个花瓶。小樱桃老爸看见了,就问:“小樱桃,花瓶是你打碎的吗?”小樱桃沉默。“你应该像华盛顿一样诚实!”小樱桃老爸又说。小樱桃理直气壮地说:“你要有华盛顿父亲的宽容精神!”
看完以后,你一定会哈哈大笑,可我却陷入了沉思。
诚实,可以说是每个人必须做到的。也许从你呱呱坠地开始,你的父母就苦口婆心地对你说:“宝宝乖,不说谎。”也许,那时你还不懂,可现在应该懂了,就应该做起来。可是总有那么一两垛“墙”,让我们不敢诚实,叫我们说谎。
第一垛“墙”就是心理。当你做了坏事时,你总想利用一切借口逃避。因为你认为,做了坏事,就会被打、被骂,后果都是你讨厌的,所以你逃避。这只是次要,还有一个主要问题。
那是什么?那就是父母或老师不原谅你。
很多时候,我们那一点诚实的勇气往往就被他们严厉的训斥所吞没。
有一次,我咬了手指。当妈妈问我有没有咬手指时,我轻声地说,咬了。但我的诚实得到的只是比往常更严厉的训斥。如果我说,没咬,妈妈也许会放过,因为她有些粗心。诚实换来的是骂声,说谎却可以得到摆脱。你会选择哪一个呢?你一定会选择后者,包括我。
每个人都希望能被别人理解,大家都希望,诚实能换来彼此的信任和谅解。可现在,诚实却被人给说成了笨,说成了傻,宽容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爸爸妈妈还有老师,我们的确该拥有诚实的优良品质,你们也该拥有宽容的高尚品德啊!
近段时间,关于新型流感的报道层出不穷。为了预防流感的袭击,我和母亲都变成了素食主义者,母亲每天变着花样买菜,不出多久,菜市场的蔬菜品种都给买了个遍。可今天餐桌上的一道菜,却令我感到迷惑。我不禁问起母亲这是什么菜,母亲讶然地说:“你竟忘记了?这是芦苇笋,咱们以前可经常吃呢!”
我豁然,原来是芦苇笋,真是令人怀念……
初春,刚下过几场雨,芦苇破土而出,长势喜人。这时候母亲便喜欢领着我和姐姐去采芦苇笋,才生长出来的笋最是鲜嫩,附带着泥土所孕育出的独特风味,只需要简单烹饪,便是一道美味佳肴。
芦苇多半生长在灌溉沟旁、河堤沼泽一类的地方。母亲顾及我年纪小,便嘱咐我在岸边等候,自己卷起裤脚,领着姐姐下到浅泥区。这时我便喜欢坐在带来的小板凳上,观看周边的芦苇一簇簇,一片片,繁繁茂茂,蓬蓬勃勃,随风摇曳,婀娜多姿。
芦苇的叶梢很锋利,采摘时要极其小心。有一次母亲没在意,手被叶梢划了一道伤口,血珠不断向外渗,那场面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
端午节前一个月左右,挨家挨户都准备包粽子的材料,粽叶便是不可缺少的,我的家乡,粽叶不是用竹叶,而是当年产的新鲜芦苇叶。这种粽叶包裹的粽子,比起传统的竹叶包裹的粽子,口味更佳,也更有利于健康。母亲也在这时变得异常忙碌。白天从芦苇上采摘新鲜的芦苇叶,晚上认真挑选,太嫩的不行,过老的不好。挑选出的最优秀的粽叶,还要用水煮,这样既能杀菌消毒,也更利于长期保存。煮好的粽叶,还要晒干,修剪,若失了哪一道工序,那到了端午节,全家可就吃不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可我却常常在母亲忙碌时,横插一脚,死活不让母亲去采摘粽叶,只因为那年春天被划伤的事。母亲欣慰地笑着说:“我将要去采摘的芦苇叶和初春的芦苇叶,可是不同的哦!”
我按捺不住好奇,随着母亲来到芦苇荡。初夏时节,每根芦苇从杆到叶都是鲜绿的,绿得闪闪发亮,嫩得每片叶子都要滴出水来。我伸手去摸叶梢,果然不同于初春的芦苇叶那般坚硬锋利了。仔细观察,周围也并没有发现一圈白色的纹路,这才知道是不同种类的芦苇,也便放下心来让母亲采摘。
到了八-九月份,芦苇迎来了花期。说也奇怪,梅兰竹菊一样也入不了我的眼,却偏偏芦苇那朴实无华的花,却赢得了我的青睐。芦苇花是有穗状花絮排列成大型圆锥花序,下部梗上具有白色柔毛,微微下垂,像极了蒙着白纱的娇羞的少女。我试图摘下它,却还是摆脱不了身高的差距,只好向姐姐求助,姐姐帮我采来几株,我便如获至宝,拿在手里,欢天喜地地跑回家……
母亲看着我出神很久,忙追问道:“是不是记起来了?”我收起思绪,应声:“嗯,还想起好多其他的呢!”母亲又向我述说她与芦苇那一段尘缘往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母亲的家境贫寒,十五六岁时便出门打工,当时在一家加工厂编制用来修葺房顶的芦苇席,加工厂就建立在小河边。每天晚上,母亲总是工作到很晚,夜里,端着小盆去河边洗衣服,月色笼罩下的芦苇透着一种神秘感,空中飞着的萤火虫,发出美丽的荧光,偶然一阵微风袭来,树叶之间悉悉索索奏出小夜曲,画面极其唯美动人,好生令人惬意。
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大片大片的芦苇了,但我将永远珍视这记忆中的芦苇!
大概是因为时代发展的原因吧,如今过春节的习俗和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在人们过春节,直接从商场买来包裹精美的春联,在饭店预定独立包间来吃年夜饭,用手机上微信、QQ疯狂的抢红包礼品。传统春节年味儿越来越淡,我们遗失了属于我们的清风明月。
那么,过去人们是怎么度过最富有中国传统气息的春节呢?
过去的人们过春节,喜欢亲自动手写春联,享受其中的情趣,借此抒发美好的愿望。写春联前,先将红纸剪成条幅,把干净的毛笔放在小筒里泡软,再把香浓的墨汁倒在一个小碟子里,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墨香味儿,让人神清气爽。拿起泡软的毛笔,蘸点墨汁,工整书写对联。舒展洒脱、豪爽霸气、酣畅淋漓的大笔一挥、一气呵成。上联是“春为一岁首”,下联为“梅在百花先”,横批则是“四季平安”。动手用毛笔写春联这一过程让人体会到浓浓的年味儿和亲手劳动的淳朴喜悦。
过去的人们过春节,喜欢亲自动手做一大桌年夜饭,享受这一劳动的美好。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都要回到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一家人亲自动手做年夜饭,每人都有各自详细的分工。姑姑和妈妈一大早去赶集,买回新鲜的食材。我和表姐来洗菜,凉凉的水浸湿了菜叶、浸湿了手,也浇灌了我们干燥的内心。洗完菜,星级大厨姥姥拿出绝活,动作娴熟的切菜、翻炒、装盘,整个过程流畅潇洒,糖醋排骨、油焖大虾、红烧猪蹄……每道菜是那么的高大上。姥爷端盘,大家围坐桌旁,边享受美食,边侃侃而谈,仿佛要在除夕夜把一年想说的心里话都说尽才罢休,心中的充实感、满足感溢于言表。动手做年夜饭这一过程让人体会到亲手劳动的淳朴自然和一家人温馨和谐的气氛。
过去的人们过春节,喜欢亲自写寄明信片,流露祝福的真情。选好精美别致的明信片,附上感谢的话语,感激这一年在生活、学习、事业中真诚帮助他们的父母亲人、同学老师、上司同事。真诚的话语表达了内心的初衷,洗涤了人们浮躁的内心。一张小小的明信片,拒绝抱怨,展现了积极阳光的生活。寄出明信片的那一刻,内心满满的都是正能量,满满的都是幸福。薄薄的明信片厚重非凡,写寄明信片表达的是人们的深切祝福和来年美好的愿景。
春节传统习俗不只有这些,还有放鞭炮、登门拜年、守岁等等,它们曾经是我们的清风明月。但是,随着网络和手机时代的到来,有的习俗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有的渐行渐远。
是时候该找回我们这代的清风明月。我们现在的社会急需关注传统习俗。政府该出台政策指导传统习俗,社会该组织关于传统习俗的宣传和活动,人们该培养过传统习俗的意识。我们在享受信息时代和物质发展带来的方便快捷时,应该去追求精神的富足,体会文化的美好。
初次见到“家风这个词”,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上,记者们拿着“长枪短炮”向路上的人们询问同一个问题:“请问,您的家风是什么?”听到这个问题,人们或是微笑,或是沉思,娓娓道来的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最宝贵的财富。
某天中午,我心血来潮,用手电筒做麦克风,学记者采访的摸样问老爸:“先生您好,请问您的家风是什么?”爸爸微笑,略思片刻导出两个词“孝顺,勤奋。”我不语,老爸继而补充道:“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孝顺。如果一个人不能怀着感恩之心孝顺父母,那么将来有怎么可能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呢?所以说,不孝顺的人根本就不配活在这个世上!”老爸越说越激动,我连忙赞同的点头:“恩恩,老爸,别着急,慢慢说。”老爸平复了下心情,又说道:“其次就是勤奋。人啊,不能学懒,一旦懒惰,则一事无成。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而你爷爷也从小教育我,说:“我们周家可以有笨蛋,但决不能有懒蛋!”所以,丫头,你得谨记啊。”听完老爸的一席话,我深有感触。其实我早该预料到的,因为老爸做的事很好地诠释了这两个词。
奶奶去世前一个星期,老爸衣不解带的照顾。在众多兄弟中,老爸是最不受疼爱的一个,而她对奶奶却是最好的,奶奶病了,大伯来看过几次,二伯、三伯工作忙,根本没来得及见奶奶最后一面,而他们在奶奶去世六个多小时后才来到奶奶的病床前,痛哭流涕,当时的我很不理解二伯、三伯的做法,他们既然那么后悔,为什么不早点放下工作来看望奶奶呢?老爸请假专门照顾奶奶。在这期间,老爸茶不思、饭不想、夜无眠,脸上的忧愁愈加深刻,短短一周,老爸就瘦了一大圈。我心疼老爸,就愈发埋怨二伯、三伯的不孝。老爸知道后,狠呀素的对我说:“丫头,这种话不能乱说。你二伯、三伯也很孝顺,他们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让你奶奶能安享晚年,只是他们不知道,你奶奶更远看到他们的人而不是钱。我不及他们富裕,只能用行动来表达我的小心罢了。”“孝顺”一词被老爸诠释的那么完美。钱可以买到物质,却买不到孝子的那片心。孝顺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在父母生病时你的行动。老爸的行为我谨记心中,当我的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亦会向老爸那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毫无怨言。
勤奋则是老爸从小到大学习的最大特点。所以老爸经常在我耳边叨叨:“丫头,要勤快,不要学懒惰啊!”每当我想偷懒看小说时,耳边都会想起老爸勉励的话语,精神就会立马振奋投入到学习中去。“勤奋”二字一直是我不断的努力、不断前进的动力。
要论我家的家风,我认为还有两个词“重教,助人。”
老爸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所以他十分重视教育,他常对我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在老爸的耳濡目染下,我虽没博览群书,但阅读量也是比较大的。而乐于助人这个好习惯是从老妈身上学来的,因为老妈坚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如此两全其美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的家风就是这样。朋友,你的家风又是什么呢?
在我成长过程中,有了家风的“辅助”,我的行为得以规范,我的品德为人称赞。
夹缝的好坏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举止。言谈交流的等很多方面,夹缝的好坏也反映了父母的教育的成功与否。
家风,助我成长;家风,伴我前行。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题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美的事物蛰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也许在一片静逸的森林;也许在一池碧绿的潭水;也许在一片湛蓝的天空……可以说,震撼心灵的美无处不在。如果是我说:美,其实就在当下的实令之中。
我一直坚信,秋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季节。它不似春的繁华,夏的招摇,冬的苍茫,倒像一位宁静致远的诗人。如果说春是用尽力气向天空致意,那么秋就是俯下身子向大地感恩。
秋的美存在于它的不浮华。一阵秋风,吹落了一地的金黄,这是为来年的生命留白;一汪秋水,积淀了世间的浮躁,这是望透人生的纯净。
春华秋实。劳作了一年终于有了好收成,那金黄泛红的玉米,火红的果儿,又不啻是一种震撼心灵之美。
秋天也是一株植物最为重要的时节。经过了一年的霜风雨露,经过了从一颗小小的种子蜕变到硕果累累的过程。这难道不是一种震撼心灵的美吗?这是大多数植物一生的历程。一生的努力最终有了结果,这难道不是一个重要的时节吗?
秋天的天好高,点缀着几点无暇的白云,那是秋的韵律。秋天的韵律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走在路旁的林荫道上,路面上是秋落叶归根的韵律;坐在清清的池水边,池水中泛起的点点涟漪是秋宁静致远的韵律。
一片秋叶,饱含它对根的情义。落叶的美是干枯的,但又是深沉的。一片落叶乘着风儿离开养育它的大树,却又落到距离母亲最近的地方。在空中飘飘然,却又悲伤的舞蹈,不正是一种震撼心灵的美吗?
“世间有大美。”这句话说的极好,我们的人生不也在这“大美”的意义之中吗?所以,请不要说现在的生活太缺少美了,首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耐下心来去发现美?
现在的都市,极少有人心中还有着诗情,想想看,如果我们生活在一片诗意盎然之中,不就在生活中充满震撼的美吗?让我们一同细心发现世间震撼心灵的美吧!